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即市實戰的問題

自04年寫了《保歷加通道—港股應用法》一書後,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詢問,當中大多問及有關即市炒賣的方法,部份讀者更親身嘗試在實戰中運用,當然最終的結果是並非每位讀者皆能大獲全勝。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同一個炒賣方法,每位讀者炒賣的成績皆會不同? 這便是「炒股」這一行的可愛之處。 從讀者的反應得知,即市炒賣技巧是最受歡迎的一個題目,事實上,即市炒賣最大的好處是作為炒家的每天也有真正休息的時間,收市過後可以過些「正常」生活,毋需再擔驚受怕,無時無刻要留意美股的走勢,恐怕明早港股跟隨美股裂口高開或低開便被迫止蝕離場。每天收市前平倉,獲得利潤後便形同完成了這天的工作,晚飯時也特別「開胃」!相反若依足書中所指方法入市,但卻虧損收場,晚飯時間除荼飯不思外,自然少不免咀咒筆者一番。

其實虧損收場,最終還是歸咎於「經驗不足」,不懂如何克服「心魔」,又或對炒賣竅門存在誤解。筆者留意到很多讀者在研究分析方法時往往只著重分析方法所指的「入市時間」,但卻忽略了「入市後的調節個人心理的方法」與及「離場時間」,這三個步驟皆能妥善處理才直正算得上可以「出山」!只懂把握最佳的入市時機,並未足以為你長久帶來利潤。 為了不再被讀者埋怨,筆者唯有將有關的方法附上更多的實戰例子,當中包括一些最常見的情況如「入市後價格未達目標經己逆轉,帳面由贏變輸應如何處理?」及「價格雖已到達目標價,但走勢卻看似將會延續,是否應讓利潤滾存?」,此外,更會提及一些特殊例子,請大家不要當「故仔」來閱讀,細心將自已代入例子中,想像一下若身處當時的市況,自已的心情將會如何?又應如何克服種種問題?記緊實戰中你是不會知道未來價格走勢的,紙上談兵你可隨時翻查數據,看看所模擬的炒賣方法是否能獲得利潤,但實戰時你將會面對種種壓力,事前模擬訓練遇上不同市況時如何調節自已的心理因素,便能增加勝算,更容易戰勝市場。

記緊一點入市方法的精髓是「簡單實用」,很多讀者會問「是否分析期指盤路再配合上述的保歷加通道應用方法會更有效果?」又或會問「是否加插其他技術指標配合該方法一併分析,命中率會大幅提高?」越問的便越多,同樣越「加」的也越多,最終形為一個只有他自已才明白正在做什麼的炒賣方法,更認為這便是一個「終極」必勝技巧,若你也曾嘗試過自樣做,請問問自已,你最終是否長期憑這套「化簡為繁」的方法獲利? 若答案是不的話,請再次讓自已的思想變得簡單一點,將入市的方法再次簡化,因為真正會讓你頭痛的不是入市的技巧,而是入市後所面對的問題,入市前毫無壓力,加插數百種指標一起作分析,成功感自然比別人大一點,認為懂得更多的人才能在風高浪急的市場上企穩陣腳,但只要看看那些財務學博士及教授,仍每天刻苦工作,便知道不是懂得多才會「賺」得多的,何況入市後你的壓力大增,市況只要作出輕微的變化,便能產生數十個問題,如「這個指標的公式有錯嗎?」、「指標參數用得對嗎?改用另外一個參數在這次買賣中又是否會更準確?」、「我落注的方法是否夠多?又或是否夠少?」、「我應一併分析對美股嗎?還是只分析港股?」、「大戶有與我一同入市嗎?」,還有一些私人問題如「明天有重要約會,明早價格會先達目標能讓我可先平倉再去做其他事情嗎?」、「朋友的持貨方向與我相反,他屢戰屢敗但這次卻好像充滿信心,他真的會反敗為勝嗎?」、「這個月的支出大了,若不能在這次獲勝便會面對困難,但市況又好像與預期的呈相反走勢,怎麼辦?」 有實戰經驗的讀者便會明白,一個簡單的入市方法,在入市後會因壓力而產生出數十種問題,這時若經驗足夠便會懂得調節自已的心理,不會在重要時刻出錯,但筆者所見往往有八成人過不了這一關,這也是同一方法會有不同炒賣結果的原因。

若你的所運用的方法越複習,入市後衍生出來的問題便會越多,可能是幾百個,甚至是幾千個,無窮無盡,讓你不得不止蝕離場來鬆一鬆氣。細心想想這個問題,配合自己過去的經驗,便會明白筆者為何強調入市方法著重「簡單實用」,同一個方法別人與你一起用也會出現不同效果,這也是筆者不怕將任何方法公開的原因,別人說他的方法萬中無一,不能公開,筆者往往認為這只是對方「行走江湖」的技倆,實際上任何方法也可公開,命中率高於五成的方法便可以用,只要用得得當,便能長期賺錢,問題是要挑選簡單實用的一類來用,以及憑藉自己的經驗克服種種入市後所出現的問題,只要你能了解這個疑難的關鍵所在,久而久之,任何方法在你手你也懂得如何憑它來獲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