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提升游戏效率
今天,新入行的交易员的环境,相比10年或15年前的人来说,令人艳羡不已。由于各种网络数据传输服务和电子交易系统纷纷问世,专业场内操盘手和使用个人电脑查询报价及下单的场外投资人,立足点已经拉平。近年来交易席位购买成本大跌,可为明证。由此可见,场外交易人不再像几年前那样,处于严重的劣势。事实上,电脑辅助交易创造的利益,就是给场内和场内交易员所共享的。
打个比方,我经常能够看到S&P指数价格和我的图形底部变动相当缓慢的随机指标之间出现背离,表示走势即将大幅反转。我能够在屏幕上,根据时间与价格,迅速调出1分钟的柱形图。我电脑里面的图形界面能够提供100多种技术指标,一调用就显示出来。今天的科技进步给了短线操盘手多年前不曾享有的优势
无疑,科技提供了极大助益,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工具(无非是很重要的一种)。我想起我以前一个学生,把因操作导致的损失归咎于缺少几部显示器,其实他已经有了7部显示器。如果你犯下愚蠢的操作错误,再先进的科技也救不了你。输赢的答案不在科技之中。其关键在于,你不仅需要正确的技术指标,也必须知道如何正确解读那些指标。对投资新手而言,公式极富吸引力。他总是认为答案在数字之中,其实他本身的心理层面和他在市场上的成败,才是最关键的。
有时你拥有一切能够运用的东西—资金充裕的投资账户、一流的电脑系统、优秀的结算公司,甚至还有一套保证稳赚的操作系统—却还是赔了钱。这时应该后退一步,好好观察本身的操作风格。你是怎么造成那些损失的?你犯了哪些错误?拟定正确的策略,一个很好的诀窍就是学习那些在高难度挑战的博弈中总是能够赚钱的人。
学习进步直至专家
我在这几年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面出类拔萃的人,都是这行当里面的专家。和刚入行的新手不一样,新手可能一下参与几十种不同的期货合约交易,老资格的交易员则只认准一种期货品种和使用特定的适合自’己的操作手法。因此,你可能认识某个阿猫阿狗既是黄豆交易人、债券交易人,又是S&P交易人、木材或者货币交易人,但是你不会看到有资深人士从某个交易场跑到另一个交易场,满世界寻找操作机会。此外,老手们通常会形成一种交易特长,如抢帽子、短线操作、价差交易,或者其他操作风格。这些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不断地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赚钱:每天站在交易场的同一个地方,每天和同样那些人交易。值得注意的是,他占据一个狭小的领域,是那个领域屈指可数的专家。
每个市场都有属于自身的规律。职业操盘高手们每天做同样的事,对于市场规律理解的深度,不是偶尔涉足此行的人所能觉察得到的。
你一定会惊讶这种技能在投资上所能够带给你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我只做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原因。我每天做同样的事,能够领会市场的脉动,只要市场稍有异常,马上能感觉得到。我的专长就是积极、短线炒S&P指数,我熟悉它昨天和前天甚至更早的市场走势。我敢说,每一位场内交易员都知道上一个交易日指数波动的高点和低点在哪里,更别提今天的盘中高点和低点。这些都是懂得止损点要放在哪里,以及临界点位于何价位的基础。
如果让同样这些人参与其他的品种交易的话,他们无疑将一筹莫展。作为新人进入市场时,你面对的正是这些高手们。以他们在特定市场拥有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来说,你入市操作绝对居于劣势。这一点,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我们究竟喜欢一只手绑在背后,和他们进行决斗—还是希望动用我们拥有的全部能力?
我在《交易人生》讲座中,提到许多可用的技术性方法。但是,我不建议你尝试所有这些方法。相反,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尽全力成为最优秀的短线交易人,或者最优秀的价差交易人,或者最优秀的季节型交易人。许多人听到我只交易S&P500,都不敢置信。
当然,很多年前,我和大部分投资者一样,也曾尝试在许多不同的市场中交易以及使用很多不同的策略。不同的市场策略,效果各不相同,有得有失。大约10年前,我曾在外汇市场上交易,我在盘中买进并建了很好的仓。交易8口合约时,每点价值是100美元,而我总能赚进10 - 50点,合1 000 - 5 001〕美元不等。但是接下来,奇怪的事发生了。临收盘时,我还赚10 - 20点,转眼之间,盈利全部抹平。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经历,最后终于放弃外汇交易,集中注意力操作我的S&P 500。寻觅良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