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成功的操盘手,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位能够给你指导和支持的人。也就是说,找一个良师益友。这些年来,我的运气不差,在最需要时,都有良师出现。通常他们的年纪比较大,或许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材,好像在我身上见到他们年轻时的影子。他们往往提出很好的建议。记得我曾经问过其中一位先生:“我该怎么报答你才好?”他摇了摇头,不以为然,“我要的钱都有了,你不欠我什么。”这些年来,慨然帮助我的老师,不下半打之多,我也试着尽己所能投桃报李,感谢他们乐于助人。承蒙幸运之神眷顾,在我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能力靠交易谋生时,有位年纪比较轻的良师益友,适时伸出援手。他知道我正被搞得焦头烂额,一天下午,在交易所对街和我喝咖啡,指点一二。
那一天,交易场内局面混乱。好不容易忙完,坐了下来,他开口说:“唉,我发现你今天在那边高买低卖。这么做,你可能很快会被洗出去。”然后他拿出他的交易卡,放在柜台上。“只有一种走势出现,我才可能赔钱,”他边说边画一张来回激烈波动的走势图。这正是典型的喇叭口日形态(译者注:市场上下来回振荡,头部逐步被抬高,底部却也越降越低,形态上像喇叭形状)。“幸好,这种情形不是每天发生。相反,开盘之后通常会有某种趋势出现,非上即下。要是我起初判断错了,我随后会加倍反向操作。即使一笔操作赔了10档,摊平成本后却只需要5档就能打平。”
“但是钱呢?”我问。
“别去想钱,”他说,“放手做就是。”
后来我第一次按照他所教的来加倍反向投资时,好似惊弓之鸟,一颗心七上八下。然而,想不到这办法真的奏效。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我经常向他讨教。
“你怎么把握市场的方向?”有一天,我们在收盘后喝咖啡,我这么问他。
“不可能知道的。所以你总是看到我一开盘时就呆在那。我其实在耐心等候市场告诉我方向,接着等它回抽时,建仓。”
“然后—怎么出场呢?”我追问他。
“要是价格随即急涨或者急跌,”他说,“我会获利了结,此时你最好的操作就是出局。”说这话时,好像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似的。
将直觉变成量化交易
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兴趣,因为我赚到账面利润后,难免期望赚得更多,但是到头来总是化为乌有。几年后,我逐渐发现,我老师根据直觉所做的交易,我有办法通过时间与价格“狙击手操作程式”加以量化。市场存在某种对称性,他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利用那种对称性,从市场中发掘财富。我每天都看到市场走出那种对称性,毫无例外。就在今天下午,S&P 10分钟内涨了400点,之后照例出现回落走势。接下来呢?再度大涨了400点—上涨幅度完全相同—只是这次花了11分钟,而不是先前的10分钟。但是在你又赚了不少之时,怎么会在乎这时间差了60秒呢?
一旦知道市场应该出现什么走势之后,万一它没有发生,你还是得到了宝贵的反馈信息。这时,你知道时间或者价格失灵,因此应该设法确认市场是否即将反转。投资人需要接受一段训练,才有能力确认趋势发展的两种可能。但是我有办法在一星期的时间内,教导学生以很高的准确度,精准的确认关键趋势。问题是,大部分交易新手缺乏足够的耐心,等不及让赚钱的流程慢慢成形。我有位学生,经过一星期的训练后,表现得比较出色。他把操作成功,归因于“你教我要有耐性”。这是对我极高的赞誉。但我心里很清楚,交易新手如果想要取得专业人士那样的成就,该学的东西还很多。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市场中不断地总结研究,探讨哪些方法行得通、哪些行不通。一笔操作的量化程度越高、符合的参数越多,可能得到的结果越好。我们做研究时,是把一星期内各个交易日走势分开来看,和前1天、前5天的市场走势相互对应比较。结果让人兴奋,因为从这些研究得到的统计概率,有以前的结果可为证明。举例说明,我们观察S&P 500市场577个周一的交易状况,找到一种前一交易日的形态,只要这种形态出现,周一的价格就会上扬。
很多年来,我一直很喜欢在周四交易,但却不知道到底为什么。现在,在研究了大量数据后我知道了。我们掌握了确切资料,证明周四通常会是一个星期当中盘势最弱的一天——而我正好是顽固的短线空头!今天,我可以告诉读者,尽管本来只是一种直觉,其实却可以证明内在的规律。相信我,这可以大大增添你的操作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