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SNIPER TRADING》(中文版) 前言 Part 12

成功的交易人具备两项特质。第一,你必须拥有分析能力,懂得研读市场。我深信这种能力是学得来的。第二,你必须对自己的操作能力满怀信心,敢于将钱扔上赌桌。通常这叫做资金管理,但是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自我管理。换句话说,分析市场会往哪里走是一回事,实际利用大好良机交易赚钱又是另一回事。有些一流的分析师缺乏操作技能。他们有办法告诉你,市场将往哪里走,却无法自行在市场上利用知识来赚钱。
我知道只要稍微改进一些,我可以说具备了很好的分析水平。那么多年来的操作经验,让我懂得够多,能够避开一些明显的错误。但是我对自我管理的操作技巧,信心不是那么高。我知道如果不遵守资金管理原则,即使是最杰出的分析师,也会摔得鼻青眼肿。此外,你不但需要知道如何处理资金,还必须懂得选择何时进行操作。虽然我尝试了许多年,现在仍然需要微调自己所做的操作选择。有时只晚5分钟——或者早5分钟,本来极好的操作成果,反而因为时机拿捏不当而赔钱。我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症状存在:一种交易人过于小心谨慎,从来不敢进场;另一种交易人过于激进,莽莽撞撞冲进市场。我知道自己需要形成一套策略,把自己的投资交易控制在上述两种极端行为的中点处。
大部分交易新手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方法。他们只想操作1口合约,下个止损单,然后在预定的价位抱着利润出场。这套策略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之后,新手接着加大操作的规模。这种做法乍看之下合情合理,实际上却是不对的。因为,不管一个人使用何种操作策略,事实依然是:大部分的利润是由少数的操作创造出来的。那些操作容易成功的人,似乎拥有一种不确定的天赋,搜长于判断可望赚得大钱的操作标的,并且善用这方面的知识,建满比较重的仓位。我们经常看到森家场内操盘手这么做。最成功的场内交易员,经常先用小资金试探市场,一旦觉得自己是对的,便满仓操作。也就是说,他们会根据自己对某笔操作的信心,调整投入的金额。此外,他们倾向于把仓位建立在买进区或卖出区之内。如果发现这笔操作看起来还不错,便继续加码;万一察觉某笔操作是错的,那么这位交易人会以“零售”的方式退出市场,或者放弃差价卖给另一位自营场内交易员,以求把损失压到最低。
前面说过,赚大钱往往集中在少数的交易中。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投资可能要么赔钱,要么勉强打平。所以整体获利的关键,在于找到最优的机会。那么,如何事先相中能跑得快的品种呢?

耐性与操作选择
其中一个答案显然是耐心等候,另一个答案则是精挑细选。简单地说,一天之中很少有两三个以上的大好机会。暂且假设这个说法是对的,那么你如何对一天高达9-10笔的操作记录自圆其说呢?
一般而言,用这种方式过度操作,唯一赚钱的人是你的经纪商。其实不必费太大的工夫,我可以大胆地说,一星期的黄金交易机会最多只有两三个!如果你是喇叭口形态的受害人,你就应该懂得我的意思了。幸好,研究告诉我们,何时会有这种形态出现—通常是在星期三。单单知道这个简单的概率,就能帮助你在日历上打个记号,提醒你应该避开哪一天。也许你可以外出打打高尔夫球,把市场漫无方向、恼人的一天留给别人。
每个人都想找到赚钱概率高的操作,但是相对而言,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耐心地去等候操作机会出现。投资人需要培养自己的耐性,只要你相信,机会将自行现身。我知道,下面这句金玉良言不言而喻,却有必要一提再提:不投资不赔钱好过乱投资输大钱。交易新手往往为了抓住一些蝇头小利而硬着头皮操作。打个比方,这种行为就好比痴心妄想着把闪电抓进一只瓶子。虽然市场总是充满机会,这种说法也许是对的,但这不表示每个机会你都能把握到。 这里,我要再强调所谓的中庸之道。对于那些缺乏耐性的人,我要告诉你,市场会把两个简单的教训讲得很透彻。首先,想寻找百分之百确定的东西,到头来只会以灾难收场(世界上没有所谓稳操胜券那回事);其次,对于那些”快枪手”而言,不顾后果操作和粗心驾驶一样,结果如何,不说也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