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难忘记有一天发生的趣事,一位撮合委托单的经纪人对着交易厅大喊:“不管谁有委托单,这张止损单先给你!”这句话引来全场哄然大笑。那位不幸的一般投资人,把止损单放得太靠近委托价格(指买价和卖价之间的距离)以至于经纪人先触发停损点再撮合委托单。那位经纪人言而有信,果然让同一位自营交易员来回吃两次。因此,那位投资者还没进场,就已经被判出局。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可说咎由自取,因为他把止损单放得太接近了。
事实上,你不需要靠撮合投资大众委托单的经纪人告诉大家,交易员把停损点下在什么地方。美国的每一位经纪人都会告诉他们的客户,将止损位放在当日的高点之上或低点之下不远的地方。此外,场内经纪人身上的那副牌,总是按价格高低排列,放在口袋里;一旦他们掏出那副牌,开始喊单,现场的混乱情势会更为加剧。等到止损单成交,现场会沉寂下来。经纪人的那副牌现在已经喊光,自营交易员回头彼此赚点蝇头小利。
如果你发现自己设立的止损点经常被击穿,那就表示它要么太靠近你的原始建仓价格,要么放在和其他许多止损单相接近的位置。自营交易员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是抬高或压低价格到止损点。这就是说,他们喜欢喊高买价,或者报低卖价到有许多止损单的地方,一旦到达那个价位,他们的“使命”就宣告完成,因为在经纪人加人骚乱的场面,试着执行投资大众的委托单时,会出现暂时性的恐慌。要怎么做到这件事?很简单,把市价推向有许多止损单的地方就行。一旦止损价格到达,它就成了市价单。市价单是以当时最好的价格撮合成交。委托单如何撮合成交?买方和卖方必须同意依相同的价格进行交易。因此,如果市场正在上涨,卖方可能不多。他们在场边观望,买方则把行J清一路喊高。
要了解它的运作方式,你必须先了解交易大厅内的运转方式。每位交易员都是自己的拍卖员。如果他想买,则出价买进,这个价格称做买价;如果他想卖,则出价卖出,这个价格称做卖价。大部分时候,买价(买方愿意买进的价格)和卖价(卖方愿意卖出的价格)同时存在。一笔交易要能够完成,必须双方同意以某一价格进行买卖。其中的规则是买价必须等于或高于交易场内最近报出的一个买价。所以如果我出“半买价”,那是指50,全场则必须是半买价或更高。如果你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则必须出60-70或者更高。
你看得出出价恐慌是怎么形成的吗?某位交易员喊出:“半买价!”另一位立即高喊:“60”再一位大吼:“70”于是形成了出价竞赛。这时卖方有可能完全沉默。处于这种一片狂乱的环境中,你的经纪人必须设法在市场上涨的势头中,撮合你的委托单。卖方迟早会加人这场混战。随着卖方出价压低市场,你可能看到价格转为滑落。卖出时,情况则反过来。卖方必须按当时的卖价或更低的价格出价。因此,当市场转向空头一边时你会听到“按20”“按10”“按平”等等。卖出时必须加上“按”用以区分卖单和买单。你下止损单的价位和成交价位之间的差价,称做滑价。在市场突然涨向一边或跌向另一边时,滑价可能相当大。
场内交易员为什么想要推向止损单的价位?因为那是委托单所在的价位,能够驱动行情上扬或下跌—至少暂时如此。抬高或压低价格的风险可能很高。这是因为如果我出更高的买价,某个想卖的人可能接受了我的买价而同意卖给我。这可能引来其他的空头进场,导致价格下挫。这种情况,我等于是按当日的最高价接盘。对于企图压低价格的卖方,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这个原因,懂门道的圈内人只愿意先承受买卖1口合约的风险。这1口合约万一赔了,怎么办?其实他们都是实力雄厚的玩家。1口合约产生的损失,可用他们从市场得来的信息来弥补。相对地,有时市场向你的止损价格进攻,但不见得都能成功。例如,临收盘前你可能看到交易员们试图一卖再卖,把价格打压,但市场并没有出现下挫走势。空头的抛单有大量买方承接。这样下去空头迟早会缴械投降,多头转为取得上风,市场因而会出现大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